第一百六十章 动乱 中(1/ 2)
汉王朝的凉州,大约是以后世甘肃、宁夏二省为主的区域,东起北地、武都二郡,西至敦煌郡玉门关,东接关中,西通西域,山脉前隔,沙漠后绕,“通一线于广漠,控五郡之咽喉”。
听起来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,事实上也确实如此。凉州自古一直是外族土地,如犬戎、月氏等氏族,后来又被匈奴控制。
西汉王朝与匈奴作战数十年,霍去病击败匈奴,纳河西走廊入大汉版图,才将这片土地掌握在手里。
在古代,青藏高原未曾开发,那苦寒的气候足以让人望而却步。而北方又是茫茫大漠,以及匈奴人天然的牧场,故而凉州那狭长的走廊便是大汉与西域连接的咽喉要道,也是丝绸之路的保障。
但这是在大汉强盛之时,凉州才有这么多意义。而当汉王朝国力衰微,无力经营西域后,凉州之地便成了一块鸡肋。
尤其是绵延百年的汉羌之争,极大的损耗了东汉王朝的国力。虽然在段颎等人的血腥镇压下,西羌元气大伤,但凉州也在战乱中变得破败不堪。
加之此地汉羌混居,又土地贫瘠苦寒,经济也难以发展,在羌乱终结后,民不聊生的当地民众又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起义。
这些起义又一次损耗了东汉的国力,不得不屡屡派兵镇压,在这时,凉州已经成了一些公卿眼中的碍眼之物。
如前太尉崔烈,韩遂边章叛军击退皇甫嵩后,时任司徒的崔烈公然在朝会上提出放弃凉州的主张,将凉州拱手让给叛军。
虽然被傅燮傅南容当场顶了回去,但崔烈的想法显然代表了一部分中原士人的看法。
那就是贫瘠的凉州无法给东汉王朝带来效益,只会消耗国力。
恨屋及乌之下,这部分士人对凉州出身的人也是百般看不顺眼,凉州出身的官员,如三明之中的段颎和张奂,便很难得到中原士人的认可,以至于段颎不得不阿附于宦官。
出身凉州的董卓,也就天然带有“原罪”,再加上他素来亲近羌人,那更是“罪上加罪”。
提到此事,董卓显然愤懑的难以自制,贾诩却是神情平静的问道:“董公当日对我所言,称欲王霸中原,以光复凉州,可是事实?”
如今的凉州,基本已经脱离了东汉王朝的掌握,皇甫嵩虽然在不久之前大败了叛军韩遂等人,但凉州仍然是一片乱象,各地叛军互相攻击,朝廷根本无力清剿。
“不错,某也是凉州出生的人,自然不想故土落在匪军手里。”
“这便是在下愿意襄助董公的原因,凉州已经乱了太久太久,在下的故交知音也因为乱事而亡,甚至死前还落了个叛贼的恶名。
在下也不想再看到凉州乱下去了,朝政糜烂,公卿争权,那就用刀剑让他们清醒过来。
以前的凉州人,傅南容选择向朝廷证明凉州大部分人是心向朝廷的,他战死了;
段颎他们拼命阿附当权者,想抬高地位,他们身败名裂了;
一个皇甫嵩,以忠字为先,功高勋卓,却又难入中枢,即便是大汉第一勋臣,仍然游走于朝廷的边缘。
这次,在下想试试,凉州人的命运能不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。”
贾诩依然面无波动,但能看到他捏紧的拳头,董卓想了想,恍然大悟道:“阎公是先生的故人?”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